我國水泥行業存在產能過剩問題,行業處在供給側改革階段,國家嚴格限制行業新增產能,出臺產能置換和錯峰生產等政策,各地也積極執行限制產能生產和錯峰生產。
國家嚴控產能
——實行產能置換措施
水泥行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和支柱產業,但由于前期行業無序進行擴張,因此出現了產能過剩、環境污染等問題。近年來,我國針對水泥行業進行供給側改革,在政策上提出禁止新增產能及進行產能置換,嚴格控制水泥行業供給。
2020年1月,在《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操作問答》中提到,已停產兩年或三年內累計生產不超過一年的水泥熟料生產線不能用于產能置換;位于環境敏感區的水泥熟料項目,產能置換比例至少為1.5:1;位于非環境敏感區的水泥熟料項目,產能置產能置換比例為1.25:1;西藏地區的水泥熟料建設項目執行等量置換。,張模規模在礎和支柱產業。策長,但細分銷場景逐漸市場規模得到了
——推行錯峰生產
除了提出嚴格禁止新增產能及進行產能置換外,我國政府還出臺了水泥錯峰生產的政策。早在2014年3月,在2014年春天全國兩會上就提出建議對黑、吉、遼、冀、內蒙古等北方五省區,實行在冬季采暖期水泥生產統一停窯、在春季采暖結束后開窯生產的運行機制。2020年1月,山西、內蒙古、遼寧等地陸續發布了采暖季水泥行業錯峰生產方案。行業錯峰生產有利于緩解行業供需矛盾。
西南為2019年主要新增產能區
在新增產能監管趨嚴的背景下,2019年我國新點水泥熟料生產線僅為16條,新點水泥熟料設計產能2372萬噸,占2018 年末在運行熟料產能的1%左右。其中,西南和中南地區為主要新增產能區,分別為852.5萬噸和589萬噸,占比分別為35.95%和24.84%。
大多數生產線產能為155萬噸
具體來看,云南省共有四家企業新增點火水泥熟料生產線,山西和廣西各有兩家;安徽、福建、江西等8個省份新增點火水泥熟料生產線。在產能上,除了融安縣萬德七星水泥(魚峰)和云南明良匯江水泥制造有限公司年產能在155萬噸以下,其余的生產線均在155萬噸。
各地嚴格執行錯峰停窖
2020年,全國水泥各地嚴格執行水泥錯峰停窖,控制產能。內蒙古政府要求夏季(7-9月)錯峰時間不少于40天。陜西關中則要求6、8月水泥錯峰停窖各15天,冀東計劃停窖40-55天。四川政策要求四川水泥企業一季度錯峰停窖40-50天,6-8月每月10天。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2020-2025年中國水泥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